老夫妻靠著一片不算大的蜂場,
冒著蜂螫、日曬雨淋、追逐花期全台跑透透,
十幾年下來總算將孩子拉拔長大。
就像許多傳產行業,
老一輩的靠著吃苦耐勞養家活口,
累積了數十年扎實且豐富的經驗。
以往父執輩的做法或許日子還過得去,
只懂生產好東西卻不懂通路,
農家只能讓盤商恣意壓價收購。
隨著網路世代的興起,
商業架構與模式快速更迭,
生產與消費端的距離日趨扁平,
掌握網路就有機會直接面對消費者行銷。
看著媽媽彎腰駝背掀著蜂箱、整理蜂片,
在台北打拼的李姿瑩興起返鄉的念頭。
不懂蜜蜂的她,
最後竟成孩子口中的「蜜蜂姐姐」。
憑藉著「好東西應該被看見」的初心,
透過網路行銷並與不同類別的農友們成立策略聯盟。
從形象設計、產品包裝、農事體驗著手打響網路聲量,
提高自家產品的競爭力與價值。
因為疫情的關係,
既有的商業模式跟著被打破,全球皆然,
靠著快速多變的網路環境,
新創意也為舊產業帶出重生的契機。
因為愛,外出的遊子回家了,
全家齊心打拼,同時也讓關係更加親密。
阿嬤笑說以前只知道惦惦做,
現在年輕人很有想法就讓他們發展。
我從蜜蜂阿嬤的眼中,
看出對孩子努力的欣慰與驕傲,
也見證年輕世代為傳統注入一股活水。